“孩子总是眨眼、耸肩、清嗓子,说了多少次都改不了!这可能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
但您是否想过,这些“小动作”并非孩子故意调皮,而是一种需要被理解和关注的健康问题??抽动症?
什么是抽动症?
抽动障碍,俗称抽动症,并非坏习惯,指的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、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,表现为身体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突然、无目的、快速、刻板的肌肉收缩。抽动障碍主要分两种形式: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。运动性抽动常表现为眨眼、皱眉、咬唇、噘嘴、张口、歪嘴、摇头、耸肩、扭颈、甩手、举手踢腿、收腹等等;发声性抽动常表现为清嗓子、吸气、咆哮、咳嗽、尖叫、叫喊、学动物叫,甚至反复说一句短语或一句脏话等等。
抽动症的症状表现?
1.运动性抽动
一块或多块肌肉快速地、无意义地收缩,或更有目的性的一组复杂动作。常见有:眨眼、噘嘴、皱鼻、摇头、耸肩、拍手、举臂、踢腿、挺胸、收腹、扭腰等动
2.发声性抽动
突然出现的无意义的噪音或声音,或无意义的单词、短语等,是由于呼吸肌、咽肌、喉肌、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引起的。常可发出:吸鼻声、清嗓声、咳嗽声、尖叫声、犬吠声、咕噜声、污秽言语等。
3.感觉性抽动
患儿在运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局部不适感或先兆,例如压迫感、痒感、痛感、热感、冷感或其他异样感。
抽动症治疗不及时的影响?
有些家长认为“抽动症只是个小毛病,长大后就好了”,真的是这样吗?
研究显示,一部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,尤其进入青春期后,不但抽动症不能自愈,而且在成长及发病过程中还伴随着学习、社交、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,导致治疗难度增大。
1.影响学习
课堂上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导致注意力严重下降,势必导致学习成绩不佳,最终厌学、逃学。
2.影响心理
由于孩子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、歧视,导致自信心缺乏,心生自卑感,与人交往困难,久之则性格孤僻,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。部分患儿长大后甚至发展成精神分裂。
3.影响身体
长时间的抽动会导致局部肌肉变形和僵化,恢复缓慢,严重者甚至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。
抽动症的治疗
抽动症的治疗是综合性、多方位的,包含药物治疗、中医疗法、健康教育、心理调护等,需要医生、心理治疗工作者、家长以及老师们的支持与合作,而积极的家庭干预疗法,是抽动症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,将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,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了解。
1、家长应正确认识抽动症的性质和特征,并非孩子有意而为之,应减少对孩子的责备,出现抽动症状时不要紧张或当场提醒,营造良好、轻松的家庭氛围。
2、告诉孩子抽动不是坏毛病,就像感冒、咳嗽一样平常,并且可以通过治疗而改善,帮助孩子消除自卑情绪,鼓励其与人交往,或指导孩子做有节律、缓慢的腹式深呼吸以放松心情。
3、尽量让孩子忙碌起来,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,或和孩子做游戏,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,转移注意力。
4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,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。
5、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营养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。
6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7、家长与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,让老师也能了解有关抽动症的知识,并通过老师教导其他同学不要嘲笑、歧视患儿,由此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及自卑心理。
好游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好游网”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好游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好游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好游网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网客服:QQ2280807873
我来说两句
![]()
|